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六十五章皇上的考教





  殷朔令人找出往年的处理条陈,认认真真的研读上面的办法。

  其实往年他们分出来的工作也挺简单的,那就是处理河边的淤泥,好让来年的船只能够更顺利的通行。

  这种活也算是苦力活,因为冬日的河水寒冷,基本上家境比较好的人家是不会让家里的男人去做这种事情的,容易留下病根,可是那些家境贫寒的百姓却顾不上这些,只要有钱可以赚,他们什么活都能干。

  “言大人,虽然往年都是安排这样的活下去,可是冬日里的河水太冰冷了一些,年年都让百姓去做这些事情,岂不是对他们的身体损耗很大?”殷朔托着下巴陷入了沉思,开始思考能不能给这些百姓安排其他的活干。

  “殿下所担心之事也是微臣担心的事情,可是微臣无能,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一个好的办法。”言大人毕竟身居高位那么多年,对于民间疾苦缺少一个具体的认知只知道给这些老百姓安排活干,就已经是对他们法外开恩,却不曾想过对于身体的损耗这样的事情。

  或者说就算他曾经有那么片刻想到过,可是只要一想清理河道淤泥这样的事情,来年还是需要安排百姓去做,又觉得无关紧要了,反正都是要做的,什么时候做也差不多。

  “这份奏折先预留吧,我现在还没有什么头绪,等我晚上拿回家去,好好想一想,明日再议。”殷朔目光放在厚厚的一叠奏折上面,顿时头大只能把这份奏折先留下来,处理其他比较要紧的奏折。

  他们需要处理的政务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没有什么关于国家的大事,在殷行眼里,这些事情是皇上给他们的考验,只要能够给出一份答案,再写上几句惶恐不安,或者是尊敬皇上的话,也就是了。

  可是在殷朔眼里,只要事关百姓就没有什么大事,小事一律都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他处理起来其实也挺慢的,可是因为他心无旁骛,速度上竟然比四皇子殿下要快了不少。

  养心殿,皇上脸色苍白的听着身边的大太监汇报。

  “四皇子殿下和安王殿下对于处理朝政很是勤勉,没有一丝懈怠,下面的朝臣们也说两位殿下在处理政务上得天独厚,往往能够举一反三。”

  “咳咳咳咳......”皇上咳嗽了两声,声音沧桑:“他们处理过的奏折在哪里?拿一些给朕。”

  大太监一个眼色,在宫殿里伺候的小太监连忙心领神会,把下面拿过来的奏折呈报上来。

  “这是四皇子殿下处理的奏折,这是安王殿下处理的奏折。”

  两人处理过的奏折敬畏分明地放在左右两侧,皇上犹豫了一下,先拿起了四皇子殿下处理过的奏折。

  可是,只草草扫了两眼,皇上就失去了继续看下去的兴趣。有用的提议没写多少,拍马屁的奉承话,倒是写了一箩筐。

  “朕让他们一起料理国事,他就交了这样一份答卷上来。”苍老的声音在养心殿响起,大太监低着头不敢多听多看,却隐隐能够感觉到皇上此刻心情不佳。

  四皇子殿下的那一份奏折明显倒了皇上的胃口,他对于殷朔那边的奏折就没有了看下去的兴趣,只是本着一碗水端平,既然已经看了,那就不能厚此薄彼。

  于是,翻开看了两眼,正打算合上奏折,却被上面有理有据的提议吸引了心神。这份奏折和殷行的截然不同,没有一句拍马屁的话,全部都是根据奏折上的问题给出的答案,并且这些答案有理有据,哪怕只是看着都觉得切实可行。

  “去问问,这上面的话都是谁教他的。”皇上刚刚因为上面的答案而舒展了眉头,心里却又觉得有些奇怪,于是吩咐道。

  大太监领命退下,很快就带着消息回来了。

  “回皇上的话,安王殿下自从开始料理国事,便不曾离开过皇宫,吃住都在偏殿中,这上面的法子,都是安王殿下自己想出来的,并没有经过旁人的手。”

  话音落下,养心殿中久久没有说话的声音响起。皇上不说话,旁人根本就不敢说话,殿中也就一直维持着静谧的气氛。

  “殷朔......咳咳......安王......倒是有些治理天下的急才。去把西北奏报拿去给他,让他三日内写一份条陈上来。”

  大太监领命行事,这份西北奏报很快就送到了殷朔的手中。

  “言大人,本王这里有一份父皇身边的大太监亲自送来的奏报,还望大人助我。”殷朔一目三行的看完,一点头绪都没有,于是求助经验丰富的言大人。

  言大人看了之后,摸了摸胡子:“西北游牧边民,素来是我殷朝的疥癞之患,人口不足,无法造成大面积的入侵,但又极善养马,骑射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每次秋冬之际,都会有西北边民袭扰边境的村落。”

  殷朔奇怪:“既然他们的人口不多,为何不彻底剿灭他们?”

  言大人:“他们那边的民风极其彪悍,几乎每个人都是在马背上长大的,非常善于骑射,我们就算派出军队围剿,他们翻身上马便能四散逃离,根本就没法彻底解决。”

  如果江渔儿在这里,只听他的形容,便能一口道破这些人的特性。

  这不就是典型的游牧民族吗?

  殷朔托着下巴,从言大人的形容中,总结出了这群人旺盛的生命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确实不容易被剿灭。

  可是又不能真的放任不管,西北本就苦寒,一到秋冬之际就没有足够的粮食过冬,他们只能骚扰边境的村庄,从他们那里抢走过冬的粮食和温暖的棉被大衣。。

  这无关于民族大义,根本就是为了活下去,完全没有和谈的可能嘛。

  “朝廷对此早就头疼不已,只可惜一直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可以解决这些人。殿下,皇上把这份奏报送来,应该是有意考教您。”言大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