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64.第 64 章(1 / 2)


此为防盗章, 比例50%, 时间24小时。  之前由于四国联合开启人才培养计划, 教育和考试改革都是往时代前沿的方向发展。

孩子在进入高中以后会有理、工、文、艺四个方向的选择,而考试则是四国联考, 成绩会成为挑选大学和日后应聘的资本。

但, 那毕竟是物质充沛, 也没有任何战争顾虑的2030年。

现在江银镇的孩子们, 再去学些艺术或者文学之类的东西,完全不合时宜。

谁都不知道他们日后还回不回得去那个时代,也不知道日后会面对什么。

也就是说, 当务之急, 是让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把生产力等核心元素统统恢复。

“根据我个人的判断,小学的课程只用微调, 减少课外活动的时间,重点放在通识教育和写字算术等必要东西上。”厉栾顿了一下,再度道:“而欧罗语, 有必要继续学。”

人群中明显有人露出诧异的表情:“为什么?这个时代都没有欧罗国了啊,本土人只要会用华文就行了吧?”

“不,正是因为欧罗国不存在了, 这门语言才独特而难以被旁族学习。”柳恣认真道:“日后, 其他城镇的居民会不断涌入这里, 势必会有文化和多方面的冲击。”

“而欧罗语在某些场合, 也许能起大用。”

龙辉淡淡嗯了一声, 明显也赞同他的说法。

“现在不仅是加油站、冷冻库,中心图书馆和几个学校的图书馆,我也派人看管了。”安静许久的供电局局长吴恭开口道:“中心图书馆里不仅存有大量的生产辅助材料,还存有很多农业、医学方面的重要书籍。”

教材是可以复制的,知识也可以继续传承下去。

“我懂了。”教育局局长白鹿点头道:“我去安排知识体系和教纲的修改——现在镇子上一共有两个高中,两个初中,直接全部重组如何?”

“工程、通信、医学、农业。”那个年轻人脸色有些苍白,但声音也清冷而沉稳:“孩子们统一登记志愿,分配完成后去对应的学校从头开始学习。”

“基础的初中级数学还是要教一下,”龙辉耐心道:“但更侧重于实际的应用——四个新的学校可以和对应的单位形成共建关系,提供实习和实际操作的机会。”

那些临时失去工作的人们,也可以分配到对应的学校里,或者调整他们原有的岗位,进行第一轮的生产力恢复。

“还有,”老爷子想了想,还是开口道:“去选拔九个资质上乘,以后就跟着我学通信。”

他这把年纪,大概还能够再带出一批研究生和博士生出来。

无论如何,衣钵还是要传承下去,让孩子们未来替自己建设这个镇子啊。

众人也意识到他这句话的潜台词,只安静的点了点头。

“那么,这个问题交给白局长之后讨论。”柳恣缓缓站起身来,拿起油性笔,在临时推过来的白板上开始书写。

“眼下,一共有三个工作重点。”

农业:现有资源保鲜·引水与过滤·养殖与种植

能源:居民能源·剩余能源分配·能源供应恢复

军事:布防与布控·士兵素质培养·扬州城之战

他的字虽然清秀,但落笔遒劲有力,笔锋张扬恣意,颇像本人。

赵青玉啃着三明治看着他一行行的写着这些东西,也有种自己忽然就大学毕业滚来上班的感觉。

“第一个,农业——蔡局长?”

农经局局长蔡余萧站了起来,这个二十来岁的男人个子有些矮小,看起来更像个知识分子。

实际上,他也是从农业大学直接通过CAT考试,被分配到这个镇子上的。

CAT考试一共把六个年轻人扔到这来当官历练,其中教育局的白局长、农经局的蔡局长,还有他们的柳镇长,都算是非常年轻的知识性人才。

江银镇短短几年里的振兴与飞越,也多亏这新旧势力的联力扶持,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在尽心尽力的把这个老城往崭新的未来领。

“现有的食物要改成分配制,目前女性还在登记各自的专业和能力,而男性那边已经统筹完毕,只有两部分。”他接过孙赐递来的矿泉水,抿了一口道:“军备力量,和生产力量。”

从前的几个企业全部停产,工人们大部分都被临时招募为新的守备军,但肯定有不少知识分子需要重新敲定岗位——但目前政府可以提供的酬劳,只有统一规定的食物和饮水。

水其实都好说,这附近有溪流江河,煮沸了就可以饮用。

等这段时间熬过去,食物供应充沛以后,就可以恢复货币制度了。

“养殖方面,目前没有被时空异变割裂的,还剩两个养鸡场。”蔡余萧因为个子和赵青玉一般高的缘故,说话并不是很有气势。

他琢磨了一下,继续开口道:“两个养鸡场这边还在持续供电——但是军备力量要加强了,我担心会有人进去强,或者毁灭性的破坏。”

越是极端情况,越容易有极端行为。

可能有人自己吃不到肉,会直接往饲料饮水里下毒,大有种同归于尽的架势。

钱凡明显没有料到这一层,神情严肃的点了点头。

“附近还剩六七家农户,但明显不够——开垦荒地是目前工作的重点,部分不能通过体检的原守备军,可以直接分配过去参与劳动和种植。”

“很好。”柳恣看见老蔡这边条理清晰,心里松了口气,示意他先坐下来。

能源方面,目前全看吴恭这边的判断了。

吴恭没有贸然开口,而是低头点了根烟。

旁边的厉栾反而站了起来,神情略有些复杂。

“在你们去核查附近情况的时候,我们从孙与仁那边,得到了几个信息。”

她似乎不太能消化这里面的东西,只略有些生硬的继续说了下去。

“第一,他们虽然才经历战乱不久,但小到穷乡僻壤的地方官,大到扬州城里的商人,生活方式都……穷凶极奢。”

厉栾明显注意到,那个县令把自己当做卖笑女之类的角色,索性露出无知又妩媚的神情,套了接近两个小时的话。

期间搭了些酒水点心给这老头,但得到的信息,却异常的丰富。

凡饮食行酒,一顿都可以消耗数万钱,几十坛上等好酒若泉水般顷洒豪饮,二三十桌的珍奇佳肴吃不完就倒掉,就连下人也见怪不怪,都没有偷吃两三口的兴趣。

粗粮菜羹这样的吃食都上不了孙县令这等人的法眼,平日里雀舌蛇汤那都是吃惯了东西。

他只是一介县令,没法子搞到许多的山珍海味,来自远方的特产也只是偶尔尝一尝。

但据说,扬州城里的官员和商人,在挥霍和奢侈方面的能耐,远比他强的许多。

这倒是个非常有趣的消息。

大宋国明显在风雨飘摇的时间点上,内乱不止,外患不休。

但哪怕是地处边陲的扬州城,也在日夜笙歌,挥金如土。

“这个时代的人,好像没有物资储备和节俭的意识啊。”钱凡叼着根棒棒糖,不以为意道:“也算便宜我们了。”

“这只能说明,他们的底层百姓,被压榨到透支的程度。”柳恣摸了摸下巴道:“还有呢?”

“还有就是,我问过孙县令,他们认不认识煤炭和石油。”厉栾看向他道:“答案是,都有。”

虽然名称不一样,但追问和描述一下,相差不远。

既然地理环境差不多,那这两样能源的存在也是必然的。

“有吗?附近就能采集的到?”

吴恭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眼睛都亮了。

他直接站起身来,看向那白板旁边的柳恣。

“柳镇,咱们等会得坐车去趟城北的热电厂。”

“那里……不是已经敲定要拆掉了吗?”柳恣下意识道。

“可是,现在还没有拆啊。”吴恭笑眯眯道:“多亏那附近的几家钉子户,可帮了咱大忙了。”

正因如此,当汽车轰鸣着喇叭,示意人们开路的时候,许多人甚至会站在道路两侧,观望那车是如何跑动,里头的人又是如何出来的。

四千斤煤炭几乎掏空了好几户富贵人家的储蓄,吴恭和柳恣商量了一下,决定走供电配给制。

优先恢复政用和军用的配电,同时热电厂暂时只开放一半的产能,避免之后续不上煤炭。

在合理的规划下,即使煤炭的供应突然中断,也可以再撑着供电半个月。

在热电厂重新开炉的那一天,柳恣带着郭棣老爷子去了趟江银镇。

从坐上车的那一刻,老头就在抖。

孙县令是没见过世面,书也读的少——他与现代事物接触的时候,全程都是懵的,问都不知从何问起。

可郭棣毕竟戎马半生,被小姑娘扶进这车里头,脑子里就全是那些志怪神话里的东西。

什么饕餮白泽全出来了——他并不能理解这个能驮动这么多人的怪物,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这马车怎么没有马?”

赵青玉颇有种哄自家老爷爷的耐心,认真道:“这是机械,就如同你们古书上的水木流马一样。”

郭棣愣了下,正试探着触碰扶手,车子就发动了。

他讶异的看见玻璃窗升了起来,透明的屏障外景物一览无余。

“居然——居然会自己动!”

“老爷子别怕哈,这东西不咬人的。”坐在前面的钱凡笑着道:“这就是个机关密致点的马车。”

郭棣绷了神色,强行装作一副见过市面的样子,只嗯了一声。

车子只花了十五分钟就到了江银镇,这期间老爷子的眼睛到处乱瞟,生怕错过了什么东西。

竟然有如此快的马车!难道真是腾云驾雾不成?

可这几个年轻人从谈吐做派,到饮食喝水,都不像神仙啊。

江银镇的戒严已经越来越完备,居民们也开始适应了规律稳定的生活。

关卡前的士兵看见那辆车,齐齐敬了个礼便放行了。

到了这个时候,郭棣才惊异的又开口道:“你们的路……怎么是白色的?”

他们的路面向来露着黄土,断然不可能是这样如石头被削了个平面般齐整的路面。

“对哦。”柳恣终于想起来了什么:“咱们是不是应该……修条从江银到扬州的路?”

“这不是废话么。”钱凡打着方向盘道:“建设部那边应该已经安排了,厉栾心思从来都细密的很,估计早就想到这事儿了。”

这扬州城的善后工作,全是那个不动声色的女人接手的。

她妆容冷艳,做事我行我素,却从来不出茬子。

自穿越之后,她的打扮就被诸多古代人给予过异样的眼神。

脸皮薄一点的,譬如孙越这样的小丫头,都不太敢穿露小腿和胳膊的衣服,自那以后都是穿着外套长裤出去办事。

可厉栾可是冬天都会穿小皮裙长筒靴的主,哪里会顾忌这些人的目光。

于是那个踩着高跟鞋披着波浪卷的身影,就成了扬州城里一道奇异的风景线。

建设部的下属们早就被调教的服服帖帖,平时她到哪都有两个人自觉跟着当保镖,而南城墙的修复,和城区地图的绘制工作,也井然有序的进行起来。

闲谈之际,车子停在了热电厂厂区门口,柳恣先下了车,把这行动略有些迟缓的老头扶了出来。

那郭棣在站定之后,先是用脚掌感受了下平整又坚硬的地面,还颇有种弯腰摸一摸的冲动。

下一秒,当他抬起头,看向远方的时候,整个人都愣住了。

“通——通天塔?!”

几个烟囱高耸入云,红白的油漆有些掉色。

对于当地人而言见怪不怪的东西,对于这朴素的老人而言,却不亚于见到了宏伟的金字塔。

郭棣作为一代名将,年轻的时候去过太多地方,无论是汴京还是何处,都不曾见过这样宏伟的东西。

“这——这可是圣坛与圣塔?”

柳恣噗的笑了一声,知道老头儿把这红白色油漆当做什么宗教式标记了。

钱凡不急着解释,任由那老头在那惊呼各种话,只凑到柳恣耳边道:“咱要是建个邪教,搞不好能疯狂的搞事情。”

确实……现代科技在古代人面前,简直如同奇迹了。

在近代时期,一百年的时间差都会有科技发展的分水岭。

更何况他们两城人相隔千年,恐怕更难互相理解。

柳恣心里还在思量着怎样让江银与扬州人互相往来,有点走神的嗯了一声。

“想什么呢。”吴恭拎着钥匙走了进来,笑眯眯的跟郭棣打了个招呼:“郭老先生好啊。”

他非常自来熟的一手揽上那老头的肩,像带乡下来的老爷爷一样进去参观:“这烟囱啊,不是用来礼佛的,这是咱们这儿的人建的啦,大概花了半年多——”

“半年?!!”

其他几人跟在他们身后慢慢的走,心里装着不同的事情。

在所有人之中,钱凡算是了无牵挂,最轻松的那个人。

他在部队呆了太久,退役以后去了公安局,又开始着力整顿整个镇子的治安环境,布置天网式的监控设施,这辈子都如同烛火般发光发热,以至于现在都没有成家。

父母倒也随他去,不催不问,只叮嘱他照顾好身体,别受伤。

2030年的华国已经有成熟的养老体系,加上普遍的婚姻和生育自由,人也活的还算轻松。

而其他人,则没有那么幸运了。

柳恣的父亲是企业家,母亲在华京担任高官,现在天人永隔,再想念也无济于事。

更何况,他要面临的问题太多了。

在还在做镇长的时候,柳恣就几乎没有怎么好好休息过,哪怕是镇子里的大小计划告一段落,还要去国内和国外考察学习,不断地调整新的方案。

现在异常顺利的拿下了扬州城,他要负责的东西是直接翻了数倍。

扬州城的城市改造和经济建设,扬州城外的电网布控和对外敌的防御,还有江银镇和扬州城的关系如何处理……

以至于在最近半个月里,他连睡着的时候都在下意识的思考这些事情,梦都没法占据他的时间。

吴恭和厉栾都是一心扑在工作中,但前者是为了忘掉那些不开心的事情,短暂的逃离残缺的生活。

厉栾相对稳定一些,只是有些头疼自己没办法分身,要管理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今天是热电厂开炉的日子,按理说应该非常热闹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