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71)(1 / 2)





  商君凛当然也知道这点,越是在乎一个人,便越容易患得患失,最初,他有想过,不告诉沈郁,自己将这件事处理了,后来还是没有瞒他,事关沈郁的母亲,他有权知道真相。

  他也忐忑过沈郁知道后会不会心生芥蒂,好在他担心的事没有发生。

  陛下不会,再说了,如果你真的是为我好,就不该将盒子送进宫,你派人做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了吧,盒子会先落到谁手上,沈郁嘲讽勾了勾唇角,你这么做,不就是想让陛下先拿到盒子吗?

  沈郁站起来,往前走了两步:你想让陛下觉得,自己被背叛了,还是被最爱之人,我会有什么结果,你根本不在乎,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让陛下痛苦罢了,我说的对不对?

  伶牙俐齿。

  安王没有反驳,这便是默认了沈郁的说法。

  你的行为一直很矛盾,不然我和陛下也不可能一直猜不出来做这些事的是你,你到底想做什么?

  就拿刚发生的事来说,若想称帝,根本没必要推十七皇子出来。

  第245章

  如果你真的想要皇位,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章。沈郁继续道。

  谁说本王想要那个位置了?安王轻嗤,本王对那个位置不感兴趣。

  看出来了。沈郁点头,如果真对那个位置感兴趣,安王做的,就不会是推一个声明不显的十七皇子上位了。

  你不是好奇本王为什么会这么做吗?如今本王已经落败,告诉你们也无妨,因为本王不想让大桓安稳,本王要毁了现在的一切!

  你当初为什么要帮朕?商君凛走到沈郁身后,居高临下看着他。

  商君凛说的是他登基的事,当时宗室里除了厉王,安王也是站在他这边的,虽然没他们的帮助商君凛也能登基,只不过中间会多一些波折,有了这两人,过程轻松了许多。

  因为本王那好皇兄最不希望你继位,本王当然不想满足他,他将你丢在宫里,让你自生自灭,想借出兵的名义除掉你,本王偏不让他如愿,本王就想看着他经营一辈子,所有成果都被自己最不喜欢的孩子摘取,更何况,那个位置本该属于他,若不是本王安王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本王自然会物归原主。

  先帝不喜欢陛下的事,和你有关?沈郁敏锐从安王的话里抓到关键。

  是啊,他是我那皇兄孩子里最出众的一个,本王只想看到他痛苦,怎么会容忍他们父子情深?

  安王闭上眼,似乎还能看到那次进宫,看到先帝、先皇后、小商君凛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样子,他面上带笑加入,心中却被毒蛇缠绕,眼前的一幕是多么刺眼,明明享有这一切的应该是他!

  朕的人在你的王府里找到了一间密室,里面挂满了画像,全是同一名女子,画里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朕的母后,安王是不是要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要私藏那些画像?

  隐龙卫发现那间密室后,不敢耽误,立刻告诉了商君凛,商君凛本来对画中女子是谁没有兴趣,万万没想到那人会是自己的母后。

  儿时的记忆被压在心底,看到画像的那一刻,情不自禁想起了小时候抱着自己温柔低语的母后,记忆褪色,画像为之重新染上色彩。

  这件事商君凛没告诉任何人,包括沈郁,消息被压了下来,知道的人也被封口,那一刻,商君凛的心很乱,他似乎找到了安王如此行事的原因,却情愿没有找到。

  商君凛不是优柔寡断的性子,直接当着安王的面问了出来,是与不是,安王本人能给出直接答案。

  听到商君凛的话,安王愣了一下,半是感慨道:原来被你发现了啊

  你做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朕的母后?商君凛周身气压骤然降低。

  沈郁动了动手指,抓住男人袖中的手,无声安慰。

  他也没想到,会突然听到这样的消息,这段时间,因为安王的事,再加上离开京城了几个月,朝里忙的事特别多,商君凛大半时间都在御书房处理政事,许多时候,等他回玉璋宫,沈郁已经歇下了,早上醒来,男人多半已经去上朝了。

  在场的除了他们就是商君凛带来的隐龙卫,不用担心消息走漏,这也是商君凛会直接问出来的原因。

  安王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道:你应当知道,本王和先帝,都是嫡出,只不过,本王是继后所出。

  先帝是正儿八经的嫡子,只不过生母早逝,继后是他母后一母同胞的亲妹妹,进宫后,对先帝视如己出,甚至为了更好地照顾姐姐的孩子对自己亲生的孩子不管不问。

  本王是真的想不通,为什么本王才是她亲生的,却要处处对先帝忍让,本王从小到大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那是你亲兄长,你不能与他争。

  为了不让本王威胁到先帝的位置,她甚至给本王下会影响心智的药,那是她第一次亲手给本王做吃的,却是为了给本王下药,多可笑。自那之后,本王敛起了所有光芒,寄情山水,成日往宫外跑,成了所有皇子里最不务正业的一个。父皇知道了一切,承诺说要补偿本王,本王不稀罕他的补偿,但他千不该万不该对说出的话出尔反尔!

  他做了什么?

  本王游历山水,遇到了随父归京的钟家小姐,回京后,本王向父皇请愿求娶钟家女,父皇答应了,谁知母后知道后,看中了钟家的家世,觉得钟家女更适合成为太子妃,本王等啊等,等到了钟家女被封为太子妃的消息。

  钟家女便是商君凛的母亲,沈郁和商君凛都没想到,中间还有这样一段辛密。

  本王去找父皇,正好听到了父皇和母后的对话,话里话外都是怎么做对太子最好,丝毫没有提起我这个儿子,他们说,太子是兄长,应该比我这个弟弟早娶妻,可当时太子已经有了家世不凡的侧妃,本王又去找了太子,太子说他很喜欢钟家姑娘,说以后会好好对她。

  依你这么说,先帝与你母后的关系应该很好才是,为什么最后你母后却没得到应有的荣宠?沈郁对皇家事有所了解,清楚记得先帝登基后一年不到,直接将那位太后送到了太庙,终身不得出。

  因为他觉得,他母后的死,与她有关,想挑起一个帝王的猜忌多容易,只要给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线索,他自会宁可错杀也不放过。

  这是安王做的第一步,全盘否定别人对先帝的好,让先帝觉得,所有接近他的人都别有目的,他的猜忌,多疑不止会伤到他自己,更会伤到那些真正爱他的人。

  不是说坐上那个位置的人最终都会成为孤家寡人吗,安王不介意让他提前尝尝孤家寡人的滋味。

  那位太后的事为先帝的性情大变埋下了种子。

  后宫不断进新人,你母亲心中烦恼,可她是皇后,不能做不得体的事,本王一早就和她说过,帝王心易变,她不信,于是本王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你父皇果然没辜负本王的期待,仅凭一些捕风捉影的事,就在心里给你母后定了死罪。

  后面的事他们都知道,先皇后被冷落,被其他宠妃打压,面对先帝的不信任,选择已死明志,钟家也因为先帝的阴晴不定全族获罪,身为先皇后的亲子,商君凛被父亲怀疑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被冷落,被放逐。

  至于先帝为什么不动手查,沈郁大概能猜到原因,验证血脉会闹出大动静,先帝多半不愿意将这件事大肆宣扬出去,从先皇后死后到现在都无人知道具体原因便可推测出这一点。

  淮昱王的事,也有你插手?沈郁想到了安王安插在满皇宫的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