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三十五章买奴隶





  蒙灵拉着江渔儿的手好奇的看着那群奴隶,其中有一个奴隶是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婆婆,怀里抱着一个大约只有八九岁的男孩,男孩似乎生病了,脸色都是苍白的。

  她放开江渔儿的手,跑到老婆婆的面前好奇的问:“他是不是生病了呀?”

  老婆婆原本很紧张,但是一看到问他的人,是一个小女孩,也就不紧张了:“是啊,这是我孙子,他生病了。”

  “生病了就得吃药!”蒙灵严肃着一张小脸叮嘱。

  老婆婆诺诺的点了点头,低下头不说话了。谁不知道,生病了要吃药,可他们是奴隶,奴隶贩子会给他们请大夫吗?

  江渔儿时刻关注着蒙灵,毕竟这里是卖奴隶的摊子,万一蒙灵也被绑走,那真是哭都来不及。

  “灵灵,外面不安全,别乱跑。”江渔儿叮嘱道,目光从老婆婆身上划过。

  奴隶贩子本来以为老婆婆可以讨得蒙灵的开心把自己卖出去,没想到话才说了没多少,江渔儿他们就要走了。

  气不顺之下拿起鞭子,打了她两下。

  老婆婆全程没有抵抗,只是把孩子往怀里拢了拢,让鞭子不能打到他。

  江渔儿有点看不下去了:“你怎么无缘无故打人呢。”

  奴隶贩子知道她不买,说话也就没有了,刚刚的谄媚变得硬气起来:“这些奴隶是我的,就算是打死了官府也不会指责我半句。”

  老婆婆麻木的看着这一幕,微微低下了头。

  就是这一幕,让江渔儿想到了自己曾经的亲人。她还小的时候,家里其实没什么钱,母亲为了支撑起这个破碎的家庭,每天没日没夜的干活,可是赚来的钱,依旧入不敷出。

  那个时候,江渔儿的母亲也是如眼前的老婆婆一般,满脸都是麻木,那是对生活,对未来的麻木,对自己生死的麻木。

  所以她在心里不停的告诉自己,她要赚钱,要赚很多很多的钱,再不让生活的重担压垮他们。

  一股激愤在胸腔中流淌,江渔儿一把握住奴隶贩子高高扬起的鞭子:“别打了,这两个人多少钱你给个数,我买。”

  这可真是峰回路转,奴隶分子一秒变了脸色:“那个婆子只要三两银子,她怀里那个,因为生了重病,夫人只要意思意思,再给个一两,两个人就能带走。”

  一个老的,一个小的,而且那个小的还得了病,两个人已经砸在他手里不少日子了,奴隶贩子一直担心没有人买,这下可好,终于有了人接手。

  一个冲动,买回来了两个人,一个老婆婆,一个重病的小男孩,江渔儿有点想叹息。

  但是奴隶贩子动作非常快,完全不给她反悔的机会,迅速的办妥了手续,两个人彻底交到了她的手上。

  算了算了,买了就买了吧,这两个人要是继续落在奴隶贩子的手上,怕是会被直接打死吧。

  江渔儿如此安慰自己,如今街是逛不成了,直接打道回府。

  回去的一路上,老婆婆对江渔儿千恩万谢,她看得非常明白,江渔儿原本是不打算买下他们的,只是看到他们被打,心有不忍,这才一个冲动,买下了他们。

  回去之后,江渔儿让青桃请来了大夫,给重病的小男孩看病。

  这个病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还有点儿脱水,接下来只要好好休养,每天摄入一定量的盐水,慢慢就能恢复起来。

  “夫人的大恩大德,老婆子永生难忘。”看到自家孙子终于得救,老婆婆激动的,眼睛里落下泪来。

  从房间里出来,江渔儿这才想起来要问老婆婆的来历。

  原来这个老婆婆姓张,从小就被家人卖进了一户大户人家当丫鬟,真名是什么自己都忘了,旁边的人一贯叫她张婆婆。

  她的男人跟他一样,也是在这户人家干活,一辈子也就这样过去了。可是不久之前,她的主家被山贼洗劫一空,只有当时不在府里的,他们逃过一劫,后来辗转被奴隶贩子抓住,来到了京城。

  这样的身世,让听到的人唏嘘不已,青桃甚至想到了自己,落下了两滴眼泪。

  江渔儿:“既然如此,就安心在我们家待下去吧。你放心,只要你好好干活,我不会薄待你们。”

  接着,江渔儿让张婆婆试了试做饭的活,发现她做饭非常的好吃。

  “奴才以前就是在主家打理厨房的,对于做饭很有一手,夫人尽可放心。”张婆婆不卑不亢地说。

  江渔儿满意的点了点头,张婆婆的手艺让人很惊喜,比青山镇的福婶还要好许多。

  等蒙渊回来的时候,看到张婆婆向他问好,有些懵逼,后来通过青桃知道了她的来历。

  刚来京城就遇到了如此巧合的事情,蒙渊为了安全起见,让他的部下狐狸去调查了一下这两个人。

  “回来了?”江渔儿走出来,看到蒙渊有些惊喜。自从进了京城之后,蒙渊似乎一直很忙碌,连休息都没有,就开始忙着联络各部人马。

  在这些事情上江渔儿什么忙也帮不上,京城里又人多口杂,江渔儿又不好多问,只是心里难免牵挂,生怕他做了什么危险的事情。

  两人一块回到房间里,蒙渊突然说:“在京城置办一套宅子吧,我们或许会在这里待很久,一直住在客栈里难免引人注目。”

  这个问题其实江渔儿已经想过了:“我也是这样想的,咱们来京城总得有一个明面上的由头,我今日逛街的时候发现京城里已经有人开始卖葡萄酒,价格还不低,那我就趁机把葡萄酒的生意搬到京城来,不管谁问起都是这个说法,倒也是能说得过去的。”

  “有了理由,就得置办宅子,没有宅子还是会引人注意。”

  蒙朔点了点头,他还以为江渔儿看不到这些问题呢,原来早就已经计划好了。

  “我已经安排好宅子了,明日会有人上门找你看宅子,你到时候累点去走一趟,然后把手续办了。”蒙渊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