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节(2 / 2)


  机构重复,官员也重复。

  那么多办完差事回京的官员,日日坐在家中只能苦等着再分派差事下来。

  赵琮想到他亲政后要做的事,再觉头疼。

  不过这判礼部事当真不错,科举的事便是他来管。不才如赵琮,亲政后,便打算首先拿科举开刀。孙太后临朝后,因身份所致,连殿试都已取消,集英殿已经空了六年。

  他想罢,笑着与谢文睿又说了许多看似家常话实际全是在摸根摸底的话。

  谢文睿的父亲是个武将,家中有侯爵,无须考科举便能走仕途。他也不是读书的料,幼年开蒙后,上学便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儿。她的母亲疼他,舍不得他吃苦,那书不读便不读。

  谢文睿于武学上有些本事,一心奔着武官而去的。虽说如今朝中太平,皇帝向来轻武,但说不得哪天便要打仗,他也能争个军功。

  他心思纯澈,不敌赵琮,被赵琮套话套得那是干干净净,连他家中几位姐姐分别嫁于何处的事都说了。便是他娘已经开始为他相小娘子的事,他都一并告诉了赵琮。

  赵琮与他说了近两个时辰的话,才令他出去继续当值。

  他还道:“文睿啊,日后,有些事,朕还需要你来做。”

  谢文睿早被赵琮的人才与性子所折服,立即行礼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所能!”

  赵琮叫染陶送他出去:“到了换班的时间,染陶你亲自拿些粽子,让文睿带回家。”说罢,他又道,“早间,福禄送了些节庆吃食到你府中。这与那些不同,是朕吃着觉得不错的。”

  谢文睿顿时感动得眼红起来,陛下自己吃的东西都给了他!

  他知道,陛下在宫中不如意。但陛下是个有大志向的,他看得出来。他的确愿意为这样的官家效忠效力,他们为人臣子,为家族为己之外,谁不盼着遇到一位明君?

  而他正是热血最为澎湃的年纪。

  如今的朝政被孙太后搞得乌烟瘴气,幸好陛下要亲政了!

  他感动非凡地离开了福宁殿,出门的路上,他还抹了抹眼睛。

  染陶也劝了他几句。

  坐在游廊长椅上,看似发呆,实际在观察的赵十一,目睹了这一切。

  他不禁好奇,赵琮那个傻子说了什么,竟把谢文睿这个出了名的大呆子感动成这样。

  只可惜他听不到。

  换完班,谢文睿便兴致冲冲地回到府中。他连衣服都赶不及换,匆匆去了他父亲的书房内。

  他的父亲谢致远见他这样,微愠道:“这是什么样子!”

  “父亲!”谢文睿激动地直接走到他面前,“今日陛下召见了我!”

  谢致远挑眉,谢文睿将今日所发生的事一一说了遍,最后总结道:“陛下当真是位明君!”

  谢致远暗想,是否真为明君还待观察,但可以确认,陛下哄人的本事倒是不少。随便问问,就把家底子全掏出去了!

  他瞧着他家暗乐的傻小子,说道:“如你所说,官家确与传言中不同,也难怪魏郡王那个老滑头也探出了脑袋。”

  “可不是!都说陛下木讷、傻,儿子以为,那定是孙太后故意传出的胡乱消息!”

  “哼!孙家狼子野心。”

  “父亲,陛下说待他亲政,便提拔儿子——”

  谢致远打断他的话:“莫要贪了眼前利益!”

  “儿子知道!儿子不在意官职、官位,只是陛下既然信我,儿子定当竭尽全力!”

  谢致远看着已有他高的儿子,也觉欣慰。也好在,宫中官家还值得为此搏一搏。他鼓励道:“你好好办官家吩咐下来的差事。”

  “眼下陛下便有事交代于我!”

  “何事?”

  谢文睿兴奋道:“陛下令我去帮他买今年新出的词册!”

  “……”谢致远突然觉得,他对宫中官家的信任,似乎来得太早太草率。

  赵琮说了一下午的话,不中用的身子便有些疲惫。

  他挥退下人,靠在榻上闭眼沉思,边休息边想那纷繁的朝中事。

  忽闻有声响,他睁眼,只见赵十一绕过隔窗走了进来。染陶急急跟在他身后,说道:“陛下!婢子拦不住。”

  “无妨。”赵琮撑起上半身,问赵十一,“来找朕有事?”

  赵十一走到面前,直直杵着,也不说话。

  赵琮不指望他说话,便懒懒伸出手:“说吧。”

  赵十一在他手心里写了个“粽”字。

  赵琮好笑:“是要吃粽子?”

  赵十一盯着他,眸子亮了亮。

  “染陶,你给小郎君拿些粽子来。”

  “陛下,粽子吃多了积食。您与谢六郎说话时,小郎君已经吃了两个,万不能再吃了!晚膳还未用呢。”

  “不得了,这么喜欢吃粽子?”赵琮听闻此话,好笑地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