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23章相亲





  至于女孩子搭乘男孩子的自行车上街,那更不得了,男女授受不亲,这搭自行车两人可就挨得很近了,只有未婚夫可以搭未婚妻,普通男女关系的话,女孩子是不会搭别人的车的。

  不过,这时候又比前几年好一些,有少数大胆的女孩子敢主动搭乘男子的车,但戴小华是绝对不敢的。

  她连和男孩子多说说话都不敢,这会儿跟刘家力说了这么一句话,已经脸红心跳加气喘了!

  戴小华不敢再和刘家力说话,低头又灌粪水去了。

  刘家力架好自行车,走到她面前来,说:“我给你个东西!”

  他将手向戴小华伸过来。

  “是……什么?”戴小华直起腰看了刘家力一眼,脸红红的,她猜到了他手里是什么,不敢伸手接。

  刘家力见她不接,只能将手里的东西塞进她的衣服荷包里,然后急匆匆走了。

  戴小华不敢再抬头,也不敢拿包里的东西出来看,因为父亲已经担着粪水过来了!

  一边灌粪水,戴小华一边猜测着刘家力塞进她包里的东西,她的心狂跳不止!

  父亲又回家挑粪水了,戴小华匆匆把桶里的粪水灌完,看见父亲还没有来,她赶紧拿出包里的东西,原来是一张纸条。

  纸条上写着:“戴小华,你好!我喜欢你,想和你交朋友,可以吗?如果你同意,后天到街上来,我请你看电影!”

  那时候的男女一般都是由媒婆介绍来相亲的,相亲的时候,如果双方表示没有意见,男孩子就请女孩子看电影,算是男女之间的第一次约会。

  所以,如果一个男孩子说请某个女孩看电影,就表示他在向这个女孩示爱,如果女孩接受邀请和他上街去看电影,就表示两人之间有戏了!

  戴小华看到刘家力的这张纸条,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

  像戴小华这样美丽的女孩子,喜欢她的男孩当然多,附近几个村子的青年们有一半都偷偷向她递过情书。

  每当一个男孩从她身边经过的时候,都会塞一张纸条在她的手心里,戴小华吓得心咚咚咚地狂跳。

  和所有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一样,戴小华也渴望爱情,渴望得到异性的追求,但不管心里对这样的爱有多么强烈,她也不敢和男孩子接近,因为她有一个十分古板和专制的母亲!

  戴小华的母亲戴兰兰是独生女,当年结婚的时候招的上门女婿,也就是戴小华的父亲,所以她生的两个孩子都是跟她姓的。

  戴兰兰的个性很强,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她说了算,戴小华的父亲在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地位,不管是对丈夫还是儿女,戴兰兰都要求对她的话绝对服从,否则她就会吵闹不休。

  每次收到一封情书,戴小华就会走到僻静处,打开看见上面写着喜欢她,约她在哪里见面什么的,她既脸红又害怕,看完就急忙撕掉扔了,从来不敢回对方只言片语。

  初中刚毕业那年,戴小华就收到了一封情书,那是她的第一封情书,她的心里非常激动,猜在包里没事就偷偷拿出来看,虽然不敢回应对方,但她的心里却有着小小的甜蜜。

  不料,有一天她正在看的时候,被母亲发现了!

  戴兰兰识字不多,但“喜欢”“小华”这些字她却认得,看见女儿竟然收到了男孩子的情书,她大怒,晚上将门关了,喝令戴小华跪下,取了一块巴掌宽的竹片,将她打得腿上全是血印。

  作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女人,戴兰兰的思想里带有极为浓厚的封建色彩,她认为,女孩子没有选择对象的权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儿该嫁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只能当父母的说了算!

  在她的家里,就只能是她戴兰兰说了算!

  那一顿打后,戴小华再也不敢保留下那些纸条了,跟男孩子说句话都提心吊胆的,只要母亲发现有男孩子和她说话,回家就会狠狠骂她一顿。

  戴小华刚把纸条撕碎埋进菜苗地下的泥土里,就听见了母亲的喊声:“小华!回来!”

  戴小华不知道母亲叫她回去有什么事,油菜还没有灌完,又还不到吃午饭的时间,但母亲既然喊了她,她就不敢不回。

  一边匆匆往回跑,她一边在心里惊慌地想,是不是母亲看见刘家力跟她说话了,所以叫她回去,如果是的话,她说不定又得挨一顿了!

  现在的女孩子们可能无法想像在父母专制下长大的女孩子们对父母那种与生俱来的惧怕,七零后以前的女人们大部份都有相当深刻的记忆。

  那时候,父母是天,他们不论说什么,儿女都只能服从,哪怕是错的,儿女也得遵守!谁敢反对,必然会挨打的!

  在农村,这种家长制作风就更加严重。

  戴小华尽管已经年满十七岁了,但因为从小就被母亲管得很严厉,稍一犯错,非打即骂,

  所以养成了逆来顺受的习惯,母亲叫她跪,她就必须跪,母亲要打,她就只能挨!

  就算明知道回去可能会挨打,她也不敢逃走,再说,又能往哪里逃呢?她根本不知道离开家,她还可以到哪里去!

  戴小华匆匆跑回家,却见破旧的堂屋里坐了两个人,一个女的年约四五十岁,一个年轻男子大约二十多岁,从她推开篱笆门的时候,两人的目光就一直落在她的脸上和身上。

  经过母亲的介绍,戴小华才知道,这两个人是来和她相亲的。

  中年女人是媒婆,年轻男子就是和她相亲的对象,媒婆说,他叫尹啸川。

  戴小华听说是来和她相亲的,臊得脸通红,埋了头,既不敢看,也不敢说话,一切但凭母亲作主了。

  她不敢看对象,只能用耳朵听着媒婆的介绍,媒婆说,尹啸川是工人,每个月有两百块钱的工资,戴小华如果嫁给他,就是掉进福窝窝里了,只管吃香的,喝辣的,再也不用做农村挑粪水、栽秧子、打谷子那些粗活了。

  那时候的农民,最渴望的,就是甩掉农皮,女孩子只要有几份姿色,总是千方百计嫁给吃国家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