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24章初嫁





  其实,当时打破铁饭碗在大城市早已经闹得轰轰烈烈了,但在戴小华的家乡,因为地处偏僻,信息不通,戴兰兰这一代人的思想还存留在对国家工人的盲目崇拜中。

  戴兰兰问:“人品如何?”

  在农村,相亲要了解的就是这样一些内容,男方的家底殷不殷实,公婆会不会待儿媳妇,男孩子为人如何,孝心好不好。

  不过这些问题就算问了,也只能从媒婆嘴里听,媒婆为了促成一门婚事得红包,往往夸大其辞,将对方说成天上少有、人间仅存的好人家。

  听见戴兰兰问,媒婆就舌生莲花地把尹啸川大大地夸了一通,说他对人怎么谦恭有礼,对父母怎么孝顺,平时话也不多,是百里挑一的好小伙子,戴小华嫁给他,不知道会羡慕死多少人!

  戴兰兰便又提了一个问题:“既然尹啸川是工人,条件又这么好,为什么不找一个吃国家粮的,而要找农村女娃做妻子?”

  媒婆回答:“尹啸川说农村的女娃老实,娶回家放心,城里的姑娘花里胡哨的。”

  戴兰兰便很高兴,说:“那你们可找对人了,我这个女儿真的很老实,你们完全可以放心,她不会做出让婆家丢脸的事情!”

  媒婆便也很高兴,说:“这个我是知道的,你家教严,要不尹家这么好的条件,我也不会专门带过来介绍给你们家了。”

  戴小华对自己的婚事无权作主,她也不知道怎么掌握自己的命运,尹啸川说他没有意见,

  戴兰兰便替戴小华表示了同意。

  戴兰兰这么快就同意了这门婚事自然是有原因的。

  她年轻的时候也是一大美人,那时候还处在史无前例的时候,上面派工作组下乡做驻村干部,工作组的一位同志对她很好,教她识了不少的字,她也很喜欢那人,甚至梦想嫁给那个人。

  一个农村女子能嫁给一个驻村干部,在那时候真的算是飞上高枝了。

  工作组那人没有明确表态,说要娶她或者不娶,那时候的人都是很保守的,心里再喜欢一个人,眼神能看出来,动作上也能看出来,就是嘴里不说。

  但村子里的人可就传得轰轰烈烈的了,说戴兰兰和工作组的干部好上了。

  她听见这些传言美滋滋的,她母亲却大为生气。

  戴兰兰的父亲死得早,母亲只有她一个独生女儿,要把她留在家里养老送终,如果戴兰兰真的跟工作组的同志好上了,人家自然不可能入赘到她家,那这个独生女儿就会远嫁他乡了。

  这是她母亲不能容忍的事情,养儿防老,她没有儿子,就要留下这个女儿给她养老。

  戴兰兰的母亲在极短的时间里就物色了一个上门女婿,看见这人很老实,干活卖力,老太太打心眼里高兴。

  戴兰兰怀着一腔怨念被迫成婚,她不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思想,只恨母亲不肯让她嫁出去。

  没有嫁给那个工作组的干部成为她此生的遗憾,她觉得,她本来可以摆脱这身农皮,跟着那个干部去享福,却因为母亲要把她留在家里而断送了她的幸福。

  所以,当她生下了戴小华以后,就打定主意,绝不会让女儿走自己的老路,她要为女儿找一个好人家,让女儿以后不再在农村里受苦。

  要想女儿将来嫁得好,当然先得把她教好,所以她对戴小华的管教之严厉在方圆几个村都是有名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努力下,现在终于有尹啸川这个工人找上门来相看她的女儿了。

  而且小伙子还长得标标致致的,话不多,看起来人品不错,戴兰兰的心里自然高兴,所以几乎没怎么犹豫就同意了。

  媒婆说,尹啸川只有五天假,来去路上要用两天时间,谈婚事就只有三天的时间。

  既然双方都没有意见,那就今日见面,次日订婚,第三日结婚,第四日戴小华就要跟尹啸川到他工作的地方w市去。

  虽然很匆促,戴兰兰仍然同意了,

  农村有一种奇怪的观点,如果女方的条件好,男方就要低声下气一些,但是如果男方的条件好,那么,女方就要低声下气。

  尹啸川和戴小华的婚事,明显尹啸川占上风,一个工人的身份,就抵过了戴家所有的资本。

  戴兰兰觉得,只要戴小华能嫁给一个工人,就是她前世修来的福分,低声下气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只要给尹家生下个一男半女,以后日子就好过了,反正不管怎么都比她呆在农村强。

  因为匆促,婚事一切从简,连结婚手续都免掉了。

  戴小华刚刚十七岁,按照婚姻法,她还不到法定结婚年龄,所以就算去办手续也办不到。

  办不到好办,不办就是了,反正农村认的是婚礼,而不是手续!

  照理来说,订婚应该女方到男方家,但戴兰兰喂的大母猪怀的仔仔即将生产了,她担心自己前脚出门,后脚小猪就出来了,一窝猪十几个仔仔,喂大了能卖几十块钱。

  那时候一窝猪才卖几十块钱,不像现在一只小猪就能卖几十块。

  如果小猪万一出了问题,那她几个月的心血就白废了,所以她很为难。

  媒婆说好办,尹家不计较这个,又赶时间,就让尹啸川到戴家来订婚就行了。

  于是尹啸川就到戴小华家订婚,然后带她上街买衣服。

  这天晚上尹啸川在戴家歇,戴兰兰将他奉若上宾。

  次日早上,戴兰兰早早起来弄了一桌子菜,算是娘家做了酒,吃了饭两人就上路往尹家走。

  这里的风俗是娘家父母不能送女儿出嫁的,可以安排别的送亲客,比如和新娘关系好的未婚女子,或者新娘的姐姐妹妹。

  但戴小华并没有好朋友,也没有姐妹,哥哥戴青云远在外省打工,根本来不及赶回来!

  所以戴小华出嫁便是一个人跟着尹啸川走的。

  尹啸川的家是l镇,和x镇相邻,所以两家相距也不算特别远,不过那时候还不通车,尹啸川因为在家里呆的时间不长,也没有买自行车,两人走路走了大半天,下午两点过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