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78)(1 / 2)





  商君凛也改了一下容貌,换了身藏蓝色常服。

  沈郁绕着他转了一圈:陛下穿这个色也好看。

  商君凛很少穿除了黑色以外的颜色,沈郁见惯了他穿玄衣的样子,猛然见到他穿别的颜色,很有一种新奇感。

  商君凛五官俊美,属于那种很有压迫性的美,脸部线条明锐,做了伪装后,中和了原来的锋利感,不再像从前那般让人不敢直视。

  一袭蓝衣沉沉压住气势,给人一种温润的假象,明明脸上没做太大改动,却不会让人将他和大桓帝王联系起来。

  两人坐上马车出宫。

  沈郁对这架马车也很熟悉了,上来之后发现坐的地方被铺上了一层柔软的毛毯,前段时间沈郁因为嫌热,让商君凛将这个东西撤下去了。

  等今年秋猎,朕给你打一张虎皮。商君凛坐在沈郁身边,揉了揉他耳垂。

  是不是我要什么,陛下都会给?沈郁本在看车外,闻言,转过头来。

  只要阿郁开口,朕都会为阿郁为办到。商君凛注视他,眸中一片坚定。

  沈郁毫不怀疑商君凛能说到做到,只是他依然被男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弄得怔了一下。

  陛下要是一直这么宠我,我会恃宠而骄的。沈郁收敛思绪,认真看向商君凛。

  朕给阿郁恃宠而骄的权利。揉捏耳垂的手改为抚上脸颊。

  沈郁眉眼微弯:这可是陛下说的,陛下以后不要后悔。

  爱上阿郁,朕永远不会后悔。

  天气转凉,大街上活跃的人骤然增多,马车有序的在街道上行驶。

  到了戏楼,沈郁和商君凛下车。

  戏楼外人来人往,三三五五人群聚在一起,边说话边往里走。

  大桓某任帝王的宠妃酷爱听戏,上行下效,大桓的戏曲行业在那段时间达到了极大发展,几代下来,宠妃与大桓帝王已经成了戏曲里的人物,戏曲也深入大桓百姓的心。

  百戏楼是传承了几代的老戏楼,戏楼里最好的一班专供皇室贵人赏阅,其他班子则为百姓演出,若是得了某个权贵的眼,也能到权贵家中去演出。

  一楼是大厅,百姓们大多会选择在这里听戏,二楼往上是雅间,用隔板隔开,每位客人都有单独的空间,最适合权贵或者巨贾携家眷或者带好友过来。

  两位客人是就在一楼还是要雅间?正好再过一刻钟这场戏就要开始了,您二位来得巧,若不然,还得再等一会。

  要雅间,二楼的。

  好嘞,您二位随小的来。

  沈郁和商君凛走近二楼的雅间,空间不大,但布置的很精细,中间的桌上摆了一些零嘴,因为他们只有两人,要的是两人雅座。

  二位需要伺候的人吗?

  不用。

  一刻钟后,《归春记》正式上演。

  沈郁和商君凛坐在一起,往下看。戏文骨架是他写的,他对故事发展了然于胸,他看得更多的,是底下众人的反应。

  他们选的这个位置视野很好,无论是下方的戏台,还是正在听戏的人,都能看到。

  阿郁的戏排得很好。商君凛轻声道。

  陛下说,会不会有官员也来看?若沈郁没记错,大桓有不少官员喜欢听戏。

  有,你看那边,那是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商君凛指了个方向。

  沈郁看过去,果然,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都穿着常服,坐在一楼人群里。

  他们私下关系这么好吗?都能约在一起听戏了。

  原来没这么好,在工部不能自食其力之前,用势如水火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点都不为过,后来阿郁提出赞助的法子,他们就越走越近了。商君凛解释。

  他们关系不睦难不成是因为工部一直伸手向户部讨钱?沈郁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目前看来,是这样。

  工部那边有什么进展吗?自从第一条水泥路铺好,沈郁很久没关注后续了。

  第二条路快铺完了,过段时间就会有结果,工部那边说,若是这次的方案可行,便可陆续将京城的路换成水泥路了,他们还发现了水泥可以用来建筑,他们用水泥造了个小房子,据说很结实。

  沈郁只是问一嘴,听到答复便不再关心这件事,偌大一个工部,里面那么多人,总不至于办不好这件事。

  沈郁视线在下方转了一圈,看向二楼,又看到了熟人。

  丞相也在,他还把江怀清贺承宇方嘉怡三人也带上了。

  为了不引人注目,方嘉怡做的是男子打扮。

  丞相对贺承宇他们三人很看好,昨天呈上的折子还表扬了他们。

  能不看好吗,有了这三人加入,丞相每天能减少一半以上的工作量,丞相做梦都想,有朝一日大桓的所有官员都能像这三人一样,别的他不强求,至少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吧。

  结果呢,现在不少受荫庇上来的官员,自己的分内之事做不好不说,还成日盯着别人的权势,干啥啥不行,尽惹出一些烂摊子让他善后。

  朕有时候都觉得,丞相跟世家对着干,完全是看不惯这些世家官员的作风。商君凛想到一些往事,颇有些忍俊不禁。

  丞相出身门第应该不低吧。

  是不低,而且一开始,他和世家官员的关系也没这么僵,不然他也没那么轻易入内阁,当上丞相后,他每隔几天都要为世家收拾烂摊子,久而久之,双方的关系越来越僵。商君凛对这一幕自然是乐见其成。

  丞相在认真听戏,他本来是不打算来的,即使在休沐日,他也有很多事要处理,是江怀清向他提议,忙碌之余应该适当放松一下,他想了想自己忙碌于公务的无数个日夜,深觉自己该休息一下了。

  于是带上三人一起来听《归春记》。

  他经常出入宫廷,当然知道这出戏排出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他带三人出来,也是想考察考察三人的政治敏锐程度。

  中场休息的时候,他为自己倒了杯茶,开口问:你们看到现在有没有什么想法?

  这场戏影射的是肃北的事吧,赈灾物资被贪污正好能和眼下的被劫走对上,朝廷一直在讨论捐赠的事,现在百姓通过看戏知道了捐助能代表的意义,等朝廷正式公布这一政策,就不会受到无端猜忌了。

  不止京城,其他地方这段时间也有戏园在演这出戏,而且因为戏本身足够吸引人,观看的人越来越多。

  丞相赞赏点头。

  这次科举总算选出了一些好苗子。

  并在暗暗在心中计划,如何快速将三人培养起来,多一人分担,压在他身上的担子便会轻一分。

  中场休息时间,底下百姓议论开。

  贪官好过分,边关那么多将士和百姓还在等粮食救命,他们竟然将这些粮食和钱财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