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两百零九章震怒





  “将军何必为难小人,小人不过是皇宫门口的守将,一个无权无势的小人物罢了。”对面的人皮笑肉不笑,虽然自称小人,言语之间却没有半分尊敬。

  蒙渊挺直脊背:“国事为重,想来你也是能谅解的。耽搁一日,便是耽搁国事,出了一点岔子,你我都担待不起。”

  油盐不进,完美的形容此刻蒙渊的状态,守将不想放他进去,可是这么一大顶帽子扣下来,便是他再不情缘,也只能不甘不愿的把路让开来。

  “多谢。”蒙渊不卑不亢的道了一声谢,把手里的马交给将士,独自一人走进了皇宫。

  来到御书房门口,里面灯火通明,显然皇上还在处理朝政。

  门口的小太监看到蒙渊,连忙过来:“蒙将军怎么过来了?您不是在赈灾吗?”

  蒙渊面对皇上身边的人不敢怠慢,拱了拱手:“赈灾一事已有头绪,本将军之前写了一份折子,命人快马加鞭的送来,谁知手下的人当差不小心,竟是把奏折弄丢了。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为了以防万一,本将军只能亲自来跑这一趟,还望公公替本将军通传一声。”

  不管是态度,还是言语之间都无懈可击,再加上他的身份,小太监岂有不应之理,回了一个礼之后,连忙快步走进了御书房,不多时走出来:“蒙将军,陛下有令,命您即刻觐见。”

  蒙渊跟着小太监走进来,按着规矩,行了礼之后,连忙从怀里拿出早已写好的奏折。

  “这是微臣拟写的赈灾事宜,还请陛下过目。”蒙渊把奏折高高的举过头顶,太监首领很自然的接过,送到皇上的手中。

  “蒙将军的奏折,不是已经写过一份了吗?朕已经看到了,何必再多此一举。”皇上看着他的奏折,并没有翻开来,还是屈起手指,轻轻敲了敲案牍。

  蒙渊道:“前来送奏折的将士不当心,回去之后说是奏折弄丢了,微臣也不知道奏折能不能被陛下看到,便又写了一份亲自送来。赈灾一事事关殷朝安稳,微臣不敢不尽心。”

  “爱卿奏折中所写到的,完善灌溉系统,可确有其事?”敲击桌面的声音随着皇上漫不经心的提问一同传来。

  “微臣不敢欺瞒皇上,此事却是真的。”

  还在皇宫,正大门等待的两个将士,规规矩矩的牵着马等候。

  “蒙渊真行啊,为了那个小畜牲,居然能做到这份上。”

  “小心隔墙有耳,这些话我们回去说说就算了。”

  有两顶看上去就华贵异常的软轿,朝着皇宫正大门缓缓而来,走过两个将士,身边时还特意停了停,一侧的帘子被掀开。

  “还真是蒙渊身边的狗啊,呵...”

  只留下这一句充满嘲讽的话,轿子中的人便挥了挥手,一行人从皇宫门口走过,缓缓走向另一侧。

  不多时,蒙渊从皇宫里走了出来,直接翻身上马,带着两个将士回了将军府。

  如今奏折已经送到了皇宫里面,背后的人,也不用再绞尽脑汁的想着怎么对付他们,他们的人生安全,便有了保障。

  “飞星,”进了书房,挥退了左右之人,蒙渊朝着黑暗的角落淡淡的说:“去替我办一件事情......”

  黑暗中似乎有人影闪动,烛火摇曳,在仔细看去,却是什么都看不到,也并不知道那个黑暗中的飞星,走了还是没走。

  蒙渊沉默的走到案牍旁,手背因为用力而青筋暴起,半晌后又卸去了力气,拳头微微松动,露出了里面的一角。

  那里似乎散发着黑暗的光芒。

  第二日,京城的文武百官照常上朝,却惊诧的发现,本应该在兰州赈灾的蒙渊,今日居然也跟着他们一块来上朝。

  并且最奇怪的是皇上看到了,居然什么也没有说,就好像蒙渊原本就应该在这个时间出现在这里一样。

  朝中大臣都是精明的老狐狸,敏锐的察觉到了今天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对,一个两个纷纷闭上了嘴,如同老僧入定一般。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总领太监高声说道,等了一会儿,没有人站出来,便打算直接喊退朝,可就在这个时候,终于有人耐不住了。

  “启奏陛下,微臣有事启奏。蒙渊是陛下亲自指派前往兰州赈灾的人,如今灾荒未过,他却孤身一人出现在京城,如此渎职之行,还望陛下予以重惩。”说话之人名叫吴晏,身上穿着武官朝服。

  有人弹劾,自然有人也会替蒙渊说好话,吴晏话音刚落,就有跟蒙渊关系好的站出来:“吴将军此言大大不妥,赈灾本就不是一日之功,期间若有什么不妥,蒙将军自然有回京的权力。难道,吴将军在外行军打仗,打不过对方,连求助都不能吗?”

  “若是来京城求助,随便派一个将士也就是了,居然还要劳烦蒙将军亲自跑这一趟,也不知麾下将士是否太过无能。”

  “若是事关重大,自然亲自跑一趟才比较妥当,吴将军怎么连蒙将军的话都还没有听到一句,就直接给他戴了那么大一顶帽子。陛下在上,吴将军可要慎言。”

  两个人就这样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吵了起来,而当事人蒙渊就好像这件事情完全跟他没有关系一样。

  直到上面的皇上,一声轻笑,两个人才不约而同的住了嘴:“两位爱卿不必争执,还是让蒙将军自己来说话吧。”

  不管两个人心里在想什么,此刻都不约而同的收回了心思,一句话都不敢说,回到了他们原本的队伍中。

  而被皇上点名的蒙渊,踏着沉稳的步子走出来拱手道:“启奏陛下,微臣于半个月前,曾经派遣将士快马加鞭送来奏折,送奏折的将士说,那份奏折进了宫之后就消失无踪了,想要请皇上批准的粮食自然也无疾而终,甚至还有一个皇宫中的内官特意找到他,让他从哪儿来回哪儿去,要粮食一颗都没有。”

  皇上吃惊的挑了挑眉,变换了一个坐姿:“如此说来,蒙将军一共朝皇宫递了两份折子,一份在半个月前,一份在昨天晚上?可是朕只看到了昨天晚上的折子,却并没有看到半个月前的。”

  目光漫不经心的扫过在场的文武百官,语调淡然:“也不知道蒙将军的奏折,可是自己长出了腿,从朕的皇宫里跑了?”

  一份奏折递进宫半个月,皇上居然没有见过?朝中大臣明显的受到了其中危险的信息,一个个战战兢兢的什么话都不敢说。